五分钟带你认识
跑步功率、心率与配速的三角关系
当提到跑步功率训练,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跑步要用功率?它跟我们常用的心率跟配速有什么不同?”希望透过这篇文章可以解答这个疑问。
PART-1
功率 vs. 心率
首先,功率是用来量化身体的能量输出(单位:瓦特,Watt),跟摄氧量(VO2)与自体感觉(RPE)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你感觉越用力跑、跑得越快,功率就越高,不受地形、风向、温度或心情等影响,而且能够即时反应、立即调整。
心率是在计算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它是属于身体的综合反应,并非单纯的运动强度指标。当我们心情感到兴奋、喝了咖啡、环境温度上升、或是跑得更快时,心率都会上升;所以,很多时候心率高了 10、20bpm 并不一定代表强度高了,有可能只是因为午餐的咖啡、高温下跑步、或者是身体疲劳的影响而已。
另外,由于我们的心脏跳动不会(也不应该)有瞬间很大的变化,导致运动中心率会有明显的延迟情况发生。经常练间歇的跑者一定都知道我在说什么:跑 400 公尺高强度间歇时,刚跑出去时心率还在缓缓上升,可能要跑到 200、300 公尺时才会到达对应的心率区间,到跑完 400 公尺才跳到最大值,那代表说很多时候跑太快或太慢都不知道。
此为功率(橘线)与心率(红线)在一段间歇训练的对照图,可以看到心率会有明显的延迟情况发生。
PART-2
功率 vs. 配速
配速是跑者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 ─ 移动速度有多快,就像汽机车的时速表一样。但我们会用时速来表达引擎的马力输出高低吗?当然不会,因为我们知道速度会受到地型与风向的影响,只是大多数跑者都会习惯用配速来当作强度指标,这就好比用时速快慢来表达汽车引擎的马力输出,两者并不会永远都处于线性的关系。
对同一位跑者来说,同样是 5:00/km 配速,在平路跟上下坡路段的耗力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功率就是在表达跑者的引擎马力输出,功率越高即马力输出越大。
在训练或比赛中,我们真正要控制的是能量(马力)输出,即功率的高低,而不是配速快慢,最终跑出来的配速只是功率输出在不同地型与风向下的结果。因此,透过功率控制强度可以更有效合理地分配体力,避免受到上下坡或顺逆风而造成的配速不稳定所影响。
跑步配速会受到地型与风向影响,爬坡时配速会变慢,下坡则变快。
最终跑出来的配速(蓝线)只是功率输出(橘线)在不同地形与风向下的结果。
以六大马之一的纽约马拉松为例,赛道会经过五个行政区,通过三条大桥,第一条韦拉札诺海峡大桥(Verrazzano-Narrows Bridge)就出现在起跑后,也是爬升最多的一段,接下来几乎整路都是微小的上下坡(见下图),难度甚高。经验不足的跑者,由于刚起跑体力还很足,所以在爬第一座桥时都会跑太快而不自知,提早消耗掉过多宝贵的肝醣,导致中后段出现“撞墙”情况,影响到最终成绩表现。
纽约马拉松赛道海拔图
透过功率去配速就能有效避免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在平常训练中透过检测找出自己的马拉松功率区间,在比赛时(特别是前半程)只要坚守在特定的功率范围即可,不用再凭感觉去猜测上下坡该跑什么配速。在路跑赛事中用功率去取代配速,可以更有效合理地分配体力,既能避免多余的体力消耗,也能减轻心理负担,帮助你更稳定地发挥实力。
PART-3
各有所述,互补不足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功率好棒棒、心率跟配速都不用再看了”。相反,我认为这三个数据要能结合在一起去分析,配合实际感受与经验的判断,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比如功率跟心率结合去比较,可以分析出有氧体能的变化以及脱勾比率(PW:HR),这是单独功率一个数据看不出来的;而功率跟配速结合,可以分析出跑步效能(Running Effectiveness)作为跑步经济性的相关指标。另外,功率结合其他技术数据如触地时间、下肢刚性步频等,能够作为跑步过程中的疲劳指标,这些都是功率本身不会提供的资讯。
数据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跑者本身的感受,特别是跑步经验丰富的跑者,有时候直觉的判断更胜于数字上的分析,千万不要盲目追求硬生生的数字而抛弃自己的主观感受。
因此,功率跟心率、配速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各有所述,互补不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知道各种数据背后的原理与意义,以及各有哪些优缺点需要注意,才能避免掉进数字的陷阱,正确解读出数据所带给我们的资讯。
文/罗誉寅
RQ 你的跑步教练
分析了解自己
期待更强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