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蛋 01-20 15:44
科大昨天又传出学生自杀的消息,作为曾经的科大人虽然已经毕业,但内心还是泛起很多波澜。毕业后一直没有系统地回忆过大学的生活,虽然科大四年时光让我成长了不少,获得了女朋友以及奠定了日后的规划,但是那段时间说实话并不是很快乐。
科大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神秘,大多数人所了解到科大一般都来源于我父辈年龄段的人的口述,那时科大在国内的地位相当高,北大清华科大国内前三没得说,谁排第一还不一定。由于科大是中科院直属学校,许多大师曾经任教并直接给本科生上课,在科研的资源方面是全国属一属二的。科大出名的不仅是老师优秀,学风也很严谨认真,给人一种学生去那就是为了学习,日后成才有望的感想。科大招牌就是那时开始打响的,那时毕业的学生也确实争气,有很多成为了今天的副教授,教授,甚至院士。现在很多人说起科大,评价依然是出产科学家的摇篮,学风严谨,学生勤奋,每天精力用在学习上不玩电脑等等。
但是今天的科大和大家眼中的科大并不是很一样。就我大学四年的观察来说,科大并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优秀。我们该玩电脑的还是玩,逃课的还是有,想做什么就去做,科大的学生并不是书呆子,我感觉和别的学校在整体上是差不多的。
但是科大学生又和别的学校有明显的区别。科大附近还有安大,安医大,东区西区中间的曹郢路上还有两个中专,具体名字不太记得了(也不知道现在两个中专还有没有了,好像地皮已经被科大买下做以后的科大中区)。总之附近学校不少,学生很多,去附近饭店吃饭的话可能几个学校的学生都有。但是科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辨认的:科大首先男生多,可能一大桌全是男生;男生中有很多衣着不甚讲究,衣服褶皱或者旧,可能穿了几天都没洗;一部分男生是穿拖鞋出来的,拖鞋是科大的一大特色,基本除了运动很多人一天都是穿拖鞋的;最主要的是,科大的学生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有朝气。
科大的学习任务很重,尤其大一大二的课程排得很满。科大学生一直自嘲科大是一所三年制的大学,因为课程几乎在前三年都上完了,第四年主要是用来补满学分选几个选修课,然后剩下的时间用来准备出国或是保研(对于东区理科学生来说,西区情况了解不太多)。
以我所在的系来说,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的课程最多,周一到周五最多有一天是可以休息一个上午或者下午,其它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晚上一般也有两天有课,用来上史纲之类的或者做实验,还不包括公选课的时间。那时就明显感觉,每次放假回学校后前两周特别有精神,加上课程最初的内容都不是很难,所以过得还比较自由。两周之后疲劳的感觉就开始上来了,每天奔波于二教五教一教之间,作业也很多不会的,没课时候就用来上自习,脑力就渐渐跟不上了。科大上自习通常都是上到自习室快关门的时候,晚上十点半之后才陆陆续续回寝室,最晚的十一点半以后才回。而且大脑经历了高速运转之后,久而久之回寝室躺下就很难立即睡着,可能躺床上玩玩手机看看文学书什么的,就半夜一点以后了。到了学期后半段,睡眠越来越晚,甚至半夜三点才能睡着,而每天早上起床就开始非常费劲,迫切的需要睡眠,恨不得一天都不起床好好睡一觉。这也就是逃课最多的时候,而且一旦第一次逃课,以后就成了习惯,躺在床上就是不想起来。一旦颓废了那就会越来越深陷进去,意志力不够强的就倒在了这里,这也是期末考试成绩高低的主要区分点。
科大学的知识难不难?难。科大考试难不难?也挺难。考试卷面不及格呢?没关系。科大考试给分是按比例给的,假如某次考试全班卷面分都不到60分,当然这是极其特殊的情况,那也别担心,因为教务处规定了要有不高于30%的优秀率(90分或A-以上,一般老师都会将分数调高凑到30%左右)以及相当低的挂科率。所以考试时觉得一头雾水什么都不会也没事,字写得多点然后考完试找老师谈谈心或者发邮件说说话,说说为什么考试没考好找出一些原因,再谈谈学习这门课程的体会,只要你不是那种一学期就去了一节课作业一次都没交的学生,那么及格是肯定可以的。后来科大还特别强调了平时成绩,也就是平时的小考和作业在期末是占一定比例的,只要作业都交齐了,有小考的时候去考试了,加上期末复习一下至少把作业的题都再做一下,那就差不多能拿到及格了。而且科大期末考试题有种朝简单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我大一的微积分老师期末考试前就说,以前科大微积分考试的试题别的学校都能拿到,但近几年科大开始对试卷保密了,因为不想让别的学校知道科大考试越考越简单。有的考试题真的就是作业原题,数据都没改;难一点的题是作业题改个数据,可能涉及到模型或者计算方法不同,举一反三那的类型;只有大概20%的题目是需要整学期认真学习了才能解出来的,这一部分题决定了最终分数是80分还是90分以上,之前的那些题是确保学生能够及格的。
科大学生很多是想出国的,有的是奔着出国才考到科大,有的是来科大发现好多人想出国所以也想出国,但不管怎么样,出国对分数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里必须要说但是,分数真的不需要那么高。每门课只要能保证分数在78分到85分之间,甚至放宽一点,75分到85分之间,综合下来的成绩申请出国把握性就不小了。如果想要保研,那么还可以更轻松一些。其实我觉得科大之所以口碑好,并不是出国率多么多么高,而是保研率相当高。东区保研相对来说不难,GPA2.5以上,没有挂科即可,也就是说想继续读书的学生只要不是那么颓废,不会让你失学。保研成绩排前几名的去的都是各个研究所,国内都是很知名的,成绩在中段的绝大部分同学可以选择本校保研,剩余的还有一些其他学校或是一些较小的研究所可供选择。
那么,为什么科大挂科率一直那么高?
诚然,有个别老师不屑教务处的规定,就是不给调分。我大一时班里一个同学微积分(上)就得了58分,实打实的58分,如果换作别的老师那调完了上70分没问题。由于她一直教我们系的微积分,所以在我们系得到了“GPA杀手”的称号,也间接导致了在学院四个系之中我们系的平均GPA最低。
但是更多原因是源自学生本身。相对于别的学校来说,科大环境竞争比较激烈,每个班级都会有那么几个学霸类型的,以及一些非常拼命学习的人。那么学习不好的呢?科大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并没有帮助什么。
科大优胜劣汰的基因比较浓厚,班主任关心的是那些学习顶尖的学生,班长,以及濒临劝退的学生。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班主任并不在乎。科大的班主任角色在各个大学里是相对没那么有用的,大学四年里和班主任没打过任何交道也没什么事,班主任也不会动不动搞个查寝,也不会左右你人生的命运。
在科大真正决定一切的,就是成绩。想拿奖学金,你成绩怎么样?哇,你是班委,学生会成员,还参加了各项校内活动并取得了好成绩?对不起,这些加一起只占评奖学金的10.5%,你成绩不突出,这次就没你的份啦。只有学霸能拿到最高等的奖学金,成绩不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但可以左右一个科大学生在科大四年的命运。就算在运动会破了校记录,在社团活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学生会做了再多的工作,评选奖学金时看得依然是成绩。这就导致了科大学生对于成绩过于看重,两个人聊天没几句就谈论到GPA了,考试前担心GPA降低,考完试抱怨老师给分不公平自己GPA降低,抱怨某个学分高的考试考得不好GPA一下降了不少,GPAGPAGPAGPAGPAGPAGPA要是一个非科大学生听科大人讲话,会被GPA这个字眼轰炸致死。
我们班当时的两个学霸,是一对情侣,大一上学期大学物理实验男的得了88分,他女朋友得了87分,GPA都是3.7,两个人抱头痛哭说悲剧了自己平均成绩被拉低了。我当时也是87分,本来还挺高兴觉得分数相当不错了,被他俩一闹心里就是不爽。等微积分(上)成绩出来了,人人上状态更是炸了锅。微积分(上)是大课,高达6学分,算GPA时权重很高。学霸抱怨这门课怎么给我89分啊?!给我90分不行吗??90分GPA就是4.0啊!89分GPA只有3.7,这0.3的差距简直要我的命啊!!!基本每个成绩区间都会有人抱怨,得83分84分的抱怨为什么不上85分,得81分的抱怨为什么不给82分,得77分的抱怨为什么不给自己78分,等等等等。得了78分的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得80分也一样,GPA是相同的嘛;得85分的和89分GPA也是相同的,他就看着得89分的抱怨自己心里乐呵。这就是成绩出来后大家普遍的状态,看着都无语了。
这时成绩差的同学就很郁闷,有的人努力了但是成绩不高,不过也没难过,毕竟自己实力就这样。科大有的学生来历很厉害,可能获得了数学竞赛一等奖,可能自己高中时就把大一的课程学完了,分数高点很正常。而自己首先来源的省份教育就不是很好,高中能考到科大已经很庆幸了,大学学习也够努力,但是也比不上人家本来就会的人,期末只得了71分,GPA2.0。这并不丢脸,他没抄答案没作弊没颓废没旷课,但是自己实力就这样,面对众神能有机会和他们不差太多已经足够了。但是呢,班主任说你成绩低没努力,看到别人分数比自己高了很多还抱怨不够多,为了那零点几的GPA磨叽来磨叽去的,自尊心能不受影响吗?但是对不起,他们并不在乎你的成绩。更悲惨的呢,入学后考完第一个期中考试了,发现怎么自己就是适应不来大学环境呢,课也听了作业也做了,但是考了个不及格。班主任找到你头上了,问你怎么会这样,明明入学时对你抱有很高期望啊,考个不及格怎么面对你的父母?考了不及格心里本来就不舒服了,班主任再这么一说更是憋屈,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可能更加奋斗最后期末拿到71分,但仍被班主任说分数少;心理能力差的人就可能自暴自弃了,反正我再努力也学不过那些学霸,索性课也不上了作业也不做了,期末考试前突击一周,考40分50分的都有。
学生之间有没有互帮互助?有。遇到不会的问题会一起自习研究,学习不好的同学管学霸借作业抄学霸肯定也借。但是呢,渐渐地学习不好的还是会孤立起来,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免费帮你,真到了期末复习繁忙的时候问多了别人还是会烦,问少了自己不会,只能自己使劲琢磨但是效果未必很大。
可能课下里一起打篮球唱歌吃烧烤都很欢乐,因为那时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谁也不有求于谁。但是到了成绩问题,一些分了高低,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加上科大竞争压力那么大,就容易受到挫折。学霸性格再差也会有人崇拜,学渣再与人为善到头来还是学渣,在科大的生存法则中为人亲和、情商高、身体体格好、办事能力强等等在社会上的优点在这里都是次要的,成绩好的才能在科大生存的好。科大也没有什么机会帮助学生历练情商,锻炼社会生存能力,因为科大是培养科学家的地方,那些都是次要的,学习才是主要的。
在成绩就是中心的环境里,每个人对于成绩都在过分的担忧。班主任也会时不时地告诉你成绩高了才有出国的可能,而且故意将出国说成一件很难的事情,激励大家互相竞争互相鼓励都考高分。实际上呢,竞争加深了,互相鼓励只是班主任脑补的事情。平均成绩78分GPA3.0用来出国就差不多了,但是班主任会认为你成绩太低不够有把握敦促你一定要努力让成绩更进一步。所以每个人对于成绩都很执着,GPA决定未来的出路,GPA降低了好像未来就灰暗了,GPA升了未来就更有把握了。实际上呢,在我已经经历了这些跳出来了之后,决定外国学校录取的并不只是GPA,一封好的PS,一份恰到好处的推荐信,良好的科研经历,为人处世能力,都可能决定录取与否。而班主任会告诉你,那些都是网上说的吧?你有真实证据吗?我当班主任这么多年了,我经验还不够多吗?你觉得78分就可以了,别人11点半下自习你10点钟就回寝室了,别人GPA3.5出国有90%的把握,你只有30%的把握(也不知道她的概率到底怎么算出来的),你不去努力学习?你要是和班主任说,往届GPA2.5的也有申请成功的啊。她会反驳到:你知道他怎么申请成功的吗?申请的老师也许是他的亲戚呢?他是不是找了中介最后去了和中介有关系的学校?那些细节你怎么知道呢?就算没有那些,他GPA2.5申请成功了你2.5能成功吗?都跟你说了概率的问题了,GPA2.5也有10%的成功概率,但是你能确认你就是那10%吗,出国当然是成绩越高概率越大,那些推荐信自我介绍都是辅助,成绩才是资本。我知道这次谈话让你很不愉快,但是我希望你好好想想,我希望你以后每天多上一个小时的自习,争取期末考试把GPA提高个0.2,你入学时我对你期望可是很高的。别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会说什么,上边这些话是我的班主任亲口说过的。而且当她说出这些话,然后你的成绩还是没有起色,那么她就真的对你失望了,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找你了。无形中给学生造成的心里压力太大了。
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旦有一门课成绩低了就会非常失落沮丧。成绩低的学生,你不是班主任的菜。成绩极低挂科太多的学生,班主任会告诉你再挂科就要被劝退了我是多么多么担心你之类的,实际上并未给学生什么有用的帮助,还是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真到了濒临劝退边缘的学生,要么留级要么真被劝退了,很少有实现大逆转的。
来到科大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非常优秀的,承载了一家人的希望。在科大或许一部分人就会过得不愉快,除去他们自身的原因,科大的环境也是造成他们不愉快的根本。
在科大会发现社团活动很少,大活动很少,校园内除了美广可能每天放放音乐一些社团摆几张桌子,很少能看到有什么活动。体育方面呢,就以科大的操场和篮球场来说,每天晚上在操场跑步的人不多,学生更少,有一半是教职工和家属在运动。而距离不远的安徽医科大学,每天晚上都有成群的学生在跑步,到晚上十一点多还有人在运动,而科大操场那时已经百般寂寥了。篮球场也是,有人打球,但是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时间上来说都比不上附近的安医大或者安大。科大学生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了,运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首选的项目,学累了躺床上更舒服也不会选择去跑跑步。
整个科大看起来并不是很有朝气,这一点还要从科大的历史来说。科大被大规模的压制了两次。第一次是文///革时期,从北京搬迁到了合肥。第二次是学///潮,全国是科大首先发起的,之后科大就逐渐丧失了全国前三的排名,到了现在每年被武书连已经排到了10名开外。
科大刚入学军训,晚上班主任会开班会,首先要讲的就是告诉学生不要参加政/治/活/动,科大已经两次经受了挫折。但是实际情况呢?北大清华经历了这些不是照样好好的,政/治在他们二者从来不是闭口不提的敏感词,到了现在依然是高考招生分数的前两名。科大呢,把嘴封的死死的,在学生有朝气有思想的时候制止学生参加活动,反而自己的综合排名逐渐下降。其根本原因不是科大两次在政/治中受到的挫折,而是科大自废武功,让学生丧失了朝气与思想。
到了今天,你要是问科大的特色是什么,会告诉你科大是一所科研型大学,学风严谨,学生基础扎实,尤其理化基础雄厚。你要问科大的思想理念是什么,回答者会一愣。思想?科大有自己的思想吗?就像那个故事说中国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一样,科大有自己的思想吗?不会是校训所属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吧?科大整个校园缺少的正是一种思想,一种朝气,一种让人进去能感受到大学生的活力的感觉。进入科大校园会觉得有些沉闷,如果在两天内找一个相同时间段分别去科大和附近的安医大走一圈,就会有明显的感触。若说科大学生课业多,学医的学生课程更多。科大至少周末课程很少吧,有的专业可能四年都没有需要周末上的课;安医大的学生周六周日可能都要上课,期末考试科目更多,他们不比科大清闲。但是他们的课余生活比科大丰富得多,在校园内能感受到一种属于大学生的活力。
我在科大生活了四年,现在一年内有时在合肥呆一两周,有时间的话还会和女朋友去科大里外转转。没有校园卡食堂吃不了,就在外边吃西门对面的老乡鸡,旁边座位坐着几个男生谈论薛定谔方程,谈论量子物理,穿着拖鞋,头发乱乱的,我和女朋友会相视一笑:科大的学弟们。感觉很亲切,当初的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科大一般不喜欢说自己的缺点,我到现在也很讨厌武书连大学排名的算法,认为科大在国内地位不至于那么低。但科大的颓势不可避免,加之中科院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国科大,科大资源会进一步被稀释,科大的处境会有些微妙。科大是继续固执地这样走下去,还是能做出转变,我期望着我的母校能够再次腾飞。
科大需要改变的不是学风,不是教学质量,而是整体校园的氛围。当成绩决定一切时,当承受本不需要的压力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成功,剩下的人成为了他们成功的垫脚石。科大曾经的理念就是培养科学家,科大人找工作不好找,培养人才很单一化,技能的训练也不够全面。不过当侯校长2013年开学典礼上说,科大将不只是培养科学家时,我感到昔日的科大终有一日会回来的。我希望科大会再次回来的,我也相信科大会再次回来。
这些回帖亮了
Fortran_dog亮了(33)
反正当年我十一点钟前回寝室会有强烈的自责感,大家基本都是十一点半左右回去的
虎扑街霸亮了(17)
作为本省唯一一所名校,希望有更好发展
新安江人民亮了(15)
大四了,虽然不是科大的,但还是想谈谈自己对于这个的看法:
1.科大相比于其他大学学习氛围浓厚是很正常的,学校定位就在那里,如果对科研没有兴趣没有想法的不要去科大;
2.科研本身是个很辛苦的历程,而且科研也不是个赚钱的好途径,在当下社会功利浮躁拜金的整体环境之下,谁赚钱多谁牛,谁是大爷,这时科研被看低很正常,科大发展不好也很正常;
3.学生本身在这种环境下不要迷失自己,GPA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4.大学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地方,小社会嘛,如果自己不主动去交际,又不是很优秀的话,说难听的,除非跳楼,不然除了舍友以外没人关心;
勒布朗强亮了(12)
工大毕业的说一句,科大是真正学习的地方,参观过好几次科大校园,跟工大这类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工大校园到处是学生,很热闹,科大很安静,看不到学生,只能看到一些教职工及家属,学生估计都在学习;工大校园宣传栏、墙面上贴的都是考研考证辅导、外卖、兼职、社团、旅游等等,而科大很干净,从不乱贴,宣传栏里永远都是一些讲座。很向往科大,一直觉得科大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可能到合肥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有科大情怀,科大是我们合肥的骄傲。
http://wap.hupu.com/bbs/11681541.html?utm_content=&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qzone&utm_medium=share
在科大的三年,得到了什么?
作者: 刘昊天 Chatting
写在前面:在科大已经过去了近乎三年的时间。从2011年10月高中竞赛省队培训开始进入科大,到如今2015年元月,也差不多是个科大的“老人”了。这不是一篇吐槽文,而是一篇建议文。谨以此文送给刚刚进入科大,抑或是梦想进入科大的学弟学妹们,希望能在你们的迷茫中点亮一盏灯。学弟学妹中也会有很多的思想比我成熟,认知上也更加全面。但只要能带来一点小小的帮助,也算是尽到了我的责任吧。欢迎讨论,请勿撕逼,谢谢^^。
写这篇文的起因是大家近期热传的一篇文章(梦里江河转载注:就是我上面转贴的那篇文章)(原文地址:http://wap.hupu.com/bbs/11681541.html?utm_content=&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qzone&utm_medium=share),说到的是一位科大已毕业的学长听闻有一位同学“意外身亡”而所想到的东西。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晚上12点多,也正是下自习回来洗漱完躺在床上的时间。惊讶地发现,文章中和自己的认知有着良多的默契。想到自己在大一时的那种迷茫,越发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建议大家先把虎扑这篇文章看一下)。想到什么写什么,条理若有些不清晰,请大家见谅。
既然是给科大学生写的,我也不能免俗。第一项就谈谈GPA 相关事宜吧(其实看到原文里面谈 GPA 那一段我是真心笑了,LZ 说的那个“微积分 GPA杀手”我知道是谁,前几天几个已经毕业的学长回校闲聊时还在“后悔”,当年怎么就没去把ta家的玻璃砸了。而且班主任跟学生提成绩的那一幕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首先,GPA重不重要?当然。说白了,GPA 就是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没有了GPA,至少你在成绩这个标准上就输给了别人。就如同提到销售员,自然想到的是业绩;提到政客,自然想到政绩;提到运动员,自然想到名次等等。既然你被冠上了学生这个头衔,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成绩。很多学长学姐也都跟大家说过GPA 的重要性,我便不再赘述。总之告诉大家一句话:大学生活就像在建造一幢大厦,而 GPA 是这幢大厦的根基。
LZ提到科大的课程难度问题,我也有自己的看法。科大的课程难吗?我真心觉得不难。以前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虽然听说很早以前微积分及格的都是少数),但是至少从我们12级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比想象中容易许多。很多老师都会说一句很经典的话:“每次考试卷子我出得再难,总有人90多分;每次考试卷子我出得再简单,总有人不及格。”可见,课程的难度并不能完全决定学生考试的成绩。关键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LZ说到的差一分差个档的问题,我们也是经历了许多许多次了(我才不会告诉你我们班同学有得84.9和94.9的呢)。每次一出成绩,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我这个分应该可以调高一个档次吧!考了87的想调90,考了82的想调85,考了80的想调82……一旦老师最后的总评给了个什么81、84、89等等分数的时候,便大骂这个老师是个坑,然后和自己的学弟学妹说这个老师怎么怎么不好,去年就不给我提个档。相反,要是给了个82、85、90等等,立刻就是不一样的景象啦。以我的观点来看,付出了多少就配拿到多少。身边那些抱怨的同学,很多平时也就玩玩游戏,作业时写时抄,上课爱去不去,最后一周的学习量能顶上一本《英汉大词典》。最后出成绩时,心里总想着,我好歹也是认真学了的啊!相比之下,我的室友(他说不定会看这个我就不黑他了_(:з」∠)_)就要脚踏实地得多。人家真的是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就在认真学习,直到考试周才会停下来休息休息,最后的成绩也是不言而喻咯。
试想一下,如果学习都有着高中那股子劲儿,怎么会不及格?但是,既然是在大学,就应该有着大学的学习方法。我的观念是有取有舍。你认为,或者根据前人的经验来看相对作用较小的课,就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平时认真听做好作业即可。而你的专业课,就要非常认真地学习了,毕竟是你的本分。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自习室就行了,也没有必要那么拼命(至少我是这么觉得==)。(说句题外话小小吐槽一下,科大有些课程的安排的确是让人十分不理解。我是化院的学生,必修课有力学(A)和电磁学(A)……说实在的,这两门课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用处,尤其是对我研究的东西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便于你学那些更本专业更无关的物理课==)但是无论学校安排了什么课,大家一定要重视。请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大学才是基础学习的开始,远非结束。
(下面一段是针对以后不想一心科研而是走上综合道路的同学,一心科研的同学就略过吧。)
看完上面那段,总觉得我是在鼓吹 GPA 就是一切。而恰巧,科大的问题就出在此:把 GPA 看得太重要了,太决定性了,好像没有了 GPA学生就不能挺直腰板做人了一样。科大不乏一些老师和同学认为,GPA高就是一好百好。真是一帮可怜人。曾经有个高中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成绩的问题,我当时给他的回答是:“成绩当然重要啦,这是你能力的体现。但是有些人只记得成绩,却忘记了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为人,交际,技术等等。这些方面和学习应是同等的地位,但在这种环境下成绩却总是高于其他方面,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不敢说以后有多大的成就,至少在我看来是没什么乐趣的。”
科大评奖学金的细则是这样的:成绩占90%,综合考评占10%。第一年我成绩没有进班级前十,也就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操作。第二年成了班级第二时,我才明白原来是这样的:先把成绩排个名,如果成绩不相上下,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综合考评分。所以说,综合考评只是形式上的,跟其他学校的并入总成绩计算完全是两码事。一开始我还耿耿于怀,那我花那么多时间去处理的社会工作、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等不都是白费了吗?后来我想通了,与其说亏了,不如说赚大了。当回想起上交奖学金审批表的那一天,看到自己的表上“社会活动”及“获奖情况”几栏近乎填满,而其他的表上也就寥寥几行字时,心里还是很满足的。对于我这个不太看重成绩而关注综合能力培养的人来说,也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用一点GPA 去换取这么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我觉得是值得的。
科大里面绝对不缺乏那种不会说话的人。第一种就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几个人面前说话就紧张到话都说不出来。第二种就是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举个类似的例子:大一的某门课(不说具体的了要不然能猜到是谁--)去查卷时,一位成绩不错的孩子考了85 ,拿着卷子各种:“怎么90都没到,这么简单的东西,不行我要重修。”全然不顾旁边只得到了70、60的同学。回去的路上他们就在吐槽,不就是成绩好一点嘛至于这样去炫耀吗。我只能安慰他们说,人家心里目标是90,没达到人家也的确不开心。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尊心,无意伤害到了别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伤害到了别人还全然不知。前面一种一定要自己多锻炼(参见《国王的演讲》),试想以后海外某知名教授电话面试时,本来用中文都磕磕绊绊,更别说用英文了。本来一肚子话想说,结果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实在可惜。后面一种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正,这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有些人就很注重这一点,所以愿意与ta交流的人就很多。总之,说话之前先想好:我说出去之后会不会后悔,会不会伤害到别人,会不会引起误会。这样总归是好的。
科大的活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前期宣传各种炫,中期布置各种嗨,而真正到了活动的时候,却没几个人参加。无论怎么吸引人,学霸们总是觉得打扰学习的东西都是要消灭的。既然没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宣传贴海报,布置搬桌子,活动就美广派俩人发发传单什么的就好了。每逢有人发传单的时候,美广那个楼梯中间的圆孔里总是塞满了传单……倒是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但是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人家辛辛苦苦准备的活动却没几个人参加。不多说,就留一句话吧:偶尔参加几个活动不会浪费多少时间的~劳逸结合。
因为家在合肥,所以也有不少的同学就读于附近其他学校。偶尔跟他们交流,对科大学生的第一感觉是:哇,好牛X!能上科大的全国也没几个诶!继续说下去,就是:不过感觉那儿的人好像天天都在学习,也没什么别的活动,去过一次科大,感觉里面的人闷闷的。不错,从人群中很容易辨认出科大学子,其实也没有LZ说得那么不堪,但是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我不知道怎么界定这种“气质”,不过据我其他学校的同学说,就是“一副学霸样”。“朝气不足”,是很多家长对科大学生的评论。科大的孩子们都在20岁左右,却存在两种极端:一种就是很幼稚,一种就是老气横秋。
如果一个20岁的人都不过20岁应该过的生活,还指望着40岁再来过20岁的生活吗?学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有着年轻人的朝气是最好。那种每天学习,抱着打倒帝国主义的抱负去学习的学生,仿佛只存在于八十年代的影视剧之中。
科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责任心不强(我不是来引领撕逼大战的,各位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打我==)。从我管理校足协事务说起吧。足协应该是学校里面活动开展情况非常好的一个社团,每年承办或协办众多校内比赛,而且皆有不错的结果与反响。但是当我进入管理时,才发现活动开展远不如想象中顺利。并不是客观条件达不到,而是一些同学的责任心实在不强。比如说安排十二点十五的主裁,十二点半还迟迟不见人影。安排早上十点的比赛,十点二十还不能开球:不是主裁边裁没来就是某个队伍还没到齐(自我检讨:做为化院队长,队员屡次迟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我有锅==)。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责任心的问题。每个人说到科大的学生,评价都是能力很强,基础很牢;却很少有人评论:很团结,很有合作意识,很有责任心。不过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学校能够给予大家的东西,而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意识。仔细回想,你更愿意和哪种人合作?是能力很强但是总是心不在焉的?还是能力一般但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呢?不言而喻。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要不然就不要答应。这是我最想跟大家说的一句话。你要是真的没时间,没有能力完成,就直接拒绝别人,对方还有机会和时间去找另外的人帮忙。换位思考,别人答应帮你的忙,到了deadline时突然跟你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你做何感想?这些年碰到好多次这样的事情,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知道什么人比较靠谱,能够把事情放心交给ta。一诺千金,仔细思考“承诺”这个词的分量,有好处。(建议看一篇文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A4NDM0Nw==&mid=202665323&idx=1&sn=738c5aae783555c2cf2fbf4fff847afc&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不知道是不是有不少人觉得,科大的学生比较冷漠。不错,科大的学生是比较“冷”,但是真的谈不上冷漠。都已到了近二十岁这个年龄,也早已学会如何去隐藏自己。所以,每当提到成绩啊,GPA什么的,大家都很聊得来,不论是好还是坏,因为这样只要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好了。而总是不愿说那些心里藏着的东西,这是绝对正常的。要是见到一个人就掏心掏肺,那才是不正常呢。在我看来,朋友之间,坦诚相待就好,不虚伪,不做作。LZ的文章中我唯一不认同的一点就是:成绩好的性格再差也是好;成绩不好的人再好还是学渣。我也只能说 LZ真可悲,和朋友一起闹的时候还想着:不行你成绩不好我不跟你敷衍敷衍,你成绩好我就多和你说话……不累吗?一起玩的朋友,虽说不是那种绝对要好的朋友,但是至少是志趣相投,也从来不会看不起谁。每个人都拥有着你并不拥有的闪光点,有什么资格去看扁别人呢?反过来,科大里面成绩绝对好的人,也会有一些大家看不惯的东西(为了不被查水表我就不细说了==)。
那要不要参加社团/学生会呢?要的。虽然在我看来,科大的这类团体也就是形式化的存在,但是整个的流程和体系还是很完备的。学生会我没有参加过,不敢过多评论,我主要说说社团吧。科大很多的社团一年也没有几次活动,仅有的活动中大部分还是聚餐--。虽说比较水,但是整个活动从:计划→申请→举办→总结的整个流程还是相当完备的。其实以后工作时,活动也就是这么去举办。举办这种活动,不管是大是小,那种成就感是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的。
在足协招新给新晋社员开会时,我就反复提到,在大学里面认识更多的朋友,比多看那么几本书要有益得多。我想不仅仅是在科大,放在全国任何一所大学里都应该是这样吧。只不过问题是,相比来说,科大很少提供这样的机会。科大最多的活动就是体育活动,但是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也比不过别人,就算了吧。归根结底,出发点就不对。难道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打败别人吗?
不要怕输,更不要把输赢看得那么重要。过程和收获高于结果。
小小吐槽一下在足协工作时的不爽……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领导一句话,功夫全白花。学期开始时让我们弄个嘉年华,我们就开会商量了好几次;过了一段时间跟我们说,不用弄了,跟运动会闭幕式和一下就好了。于是我们又开会商量好几次;再然后,又告诉我们跟马拉松和在一起,又不用弄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啊==)主席教育我,要把你的目的放得崇高一些,为了全科大热爱足球的童鞋们服务。于是我也这样告诉自己足协的小弟们。虽说这些事情让人颇有微词,但是每当看到大家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时候,还是觉得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知道现在很多学弟学妹,尤其是大一童鞋,陷入了一种迷茫。这种迷茫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我是不是选错了学校?2、我是不是选错了专业?3、我该不该这样一个劲学霸?4、总觉得很无所适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5、有一种前途渺茫的感觉。我分条回答一下吧-(怎么有一种心理咨询的感觉╮(╯▽╰)╭)。
1、科大适宜人群:静得下心学习的;脑子清醒知道如何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自己的。就这两种,没了(其实还有一种我没提,就是一心科研不闻窗外事的。这种放在哪都是一样,不一定需要来科大……)。虽说现在科大的学风的确不如从前,但是横向比较一下,还是优于同档次其他学校的(小伙伴不要拍我砖?????)。猴哥说过:“科大能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此话不假。所以若想在大学里真正学到一点本领,请来科大。当然,也存在对于学习方面只要得过且过就好了的童鞋,这种就要脑子很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锻炼什么。最可怕的就是随波逐流的,别人学那我也学,别人玩那我也玩。真不是我危言耸听,如果去调查一下科大学生学习的原因,大部分回答都是:得个好成绩。再问要好成绩干什么,大部分回答又是:好出国/保研啊!殊不知出国/保研也只是随大流而已。
那如果这三种我都不是怎么办(?????哼)?尽量往前两种上面靠近吧。科大真的只适合这几种人。
2、据我所知,觉得自己选错专业的孩纸,许多是某门或几门专业课考试考得不好,以为转个专业就能峰回路转。其实只是一种逃避而已(当然不包括来之前就想好了想去某个专业,大一就转走的)。不要总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外物身上,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吧。我的建议是:问问本院的教秘和你意向院系的教秘的意见,学长学姐什么的也是不错的选择。(PS:多一句嘴,不要在大一刚刚来就总是问哪个老师给分好,多问问哪个老师教得好。当时你会感谢那些上课划水给分和谐的老师,几年之后你就会反过来骂ta了。科大老师大部分还是很不错很近人情的,避开某些坑就好啦。)
3、这话问得就有一种找打的意味(?_?)。爱学学,爱玩玩,你开心就好……只要保证你的成绩自己这关能过得去就好了,何必束缚自己。
4、说实在的,我在大一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既然不知道,那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下去吧,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来。当你的专业路越来越清晰的时候,等你有选项可以让你选的时候,那个时候再考虑该选什么吧。
5、你才多大啊,人生才过去最多1/4吧,你渺茫个球(﹁"﹁)。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我给我们的班主任平反一下。其他班主任是怎么样我没有发言权,但是LZ说的那种班主任和我们班主任虽然很像,但完全不一样。我们班主任的确很认真负责,经常去寝室查看同学们的情况,经常召开班会和活动等等。她的确比较看重成绩,也会觉得成绩好就算玩游戏也是放松,也会觉得成绩不好打篮球也是耽误学习。但是很多家长何尝不是如此呢?至少从我看来,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的确是非常关心,那种说话的神情中透出的关切之感,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她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优秀。这一点也是我当了班长之后经常和她交流才慢慢体会到的,相比于其他班的“放养”模式,我是真的挺感谢我们班主任。
愿各位都能圆自己的梦想。
刘昊天
2015.1.24
于二教